周大旺:强化教育的战略属性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10-22 教育 830℃ 0 强化教育的战略属性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党支部书记、司长 周大旺 这次全国教育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刻认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和拔尖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使命定位,聚焦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不断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支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是在供给侧发力,夯实国家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战略基座。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在若干跨学科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任务,一体化设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突破学科、学院、学校边界,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再出新,夯实基础学科的根基,探索形成头部高校强强联合,校地企协同与校内改革一体联动的高校有组织科研新模式,在科技创新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人才培养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以“小切口”撬动“大改革”,及时总结重大任务实施经验,向高校牵头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拓展,集聚头部高校的优势力量,主动与行业部门和领军企业精准对接,从国家战略需求中凝练重大科技问题,持续产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在着力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组织化程度的同时,大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开展长周期、原创性、非共识创新研究,在基础研究和交叉前沿领域进行前瞻布局,每年遴选支持一批40周岁以下的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给予最长10年的稳定支持,统筹学校资源给予综合保障,实行长周期、国际化的评价方式,让他们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投入原始创新,坐稳坐住“冷板凳”,勇闯科学“无人区”,抢抓未来发展主动权,用“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培养一批高水平师资和学术大师。 二是强化输出端改革,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为枢纽、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节点,加快构建“中心+节点”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网络体系、有组织地服务区域创新与产业发展。一方面,在创新要素集聚、产业基础扎实、资本市场活跃、战略作用突出的区域,系统布局建设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以区域重点产业为牵引,联合相关领域优势高校,搭建全国高校开放共享的公共转化平台,建强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加速集聚转移转化。另一方面,全面提升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质量。通过优化重塑和新建新立相结合,强化大学属性和科技属性,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搭建校企联合研发平台、概念验证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深度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重构相关课程和培养方案,实施项目制教学,开展真实应用场景的体系化创业教育,营造环大学的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形成支撑培育新质生产力和师生创新创业的“双中心”。同时,综合施策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加快高校专利转化运用。通过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探索突破科技成果不能转、不好转、不会转、不愿转、不敢转难题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加快释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潜能,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能,有力支撑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硬条件支撑,构建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的高校科研硬件生态。提升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实现强强联合、跨校协同,要通过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的科研硬件条件作为底层支撑。优先在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平台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支持建设高水平科技资源库、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公共支撑平台,开展科研数据、资源和标本的集中存储、系统研究和公共服务,加强跨校、跨区域的资源集成和互联互通,提高资源的标准化和数字化水平。开展高端仪器设备研用一体化创新,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能,加强高端仪器设备的国产化替代和原创性研发。 四是提高国际化水平,主动服务教育对外开放大局。统筹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起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建设大科学装置、主持重大国际科研项目,推动建设高水平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支持各国科研人员来华交流,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为全球教育科技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断提升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支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 上一篇 8所高校入选!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名单 下一篇 中共中央、国务院:鼓励更多高等学校、开放大学开设工匠人才学历教育班 相关推荐 两中国男子在日本偷包菜被捕 兄弟作案震惊当地 全国米粉门店数已超42万家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坠机现场生还者下机坐地哭喊被拖走 幸存者画面公开 坐“臭车”除了忍我们还能做什么 共治车内异味难题 刘亦菲朱珠同框合影 黑框眼镜大波浪魅力十足 企业家百岁计划在杭州启动 构建全面健康管理系统
强化教育的战略属性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党支部书记、司长 周大旺 这次全国教育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刻认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和拔尖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使命定位,聚焦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不断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支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是在供给侧发力,夯实国家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战略基座。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在若干跨学科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任务,一体化设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突破学科、学院、学校边界,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再出新,夯实基础学科的根基,探索形成头部高校强强联合,校地企协同与校内改革一体联动的高校有组织科研新模式,在科技创新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人才培养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以“小切口”撬动“大改革”,及时总结重大任务实施经验,向高校牵头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拓展,集聚头部高校的优势力量,主动与行业部门和领军企业精准对接,从国家战略需求中凝练重大科技问题,持续产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在着力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组织化程度的同时,大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开展长周期、原创性、非共识创新研究,在基础研究和交叉前沿领域进行前瞻布局,每年遴选支持一批40周岁以下的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给予最长10年的稳定支持,统筹学校资源给予综合保障,实行长周期、国际化的评价方式,让他们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投入原始创新,坐稳坐住“冷板凳”,勇闯科学“无人区”,抢抓未来发展主动权,用“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培养一批高水平师资和学术大师。 二是强化输出端改革,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为枢纽、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节点,加快构建“中心+节点”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网络体系、有组织地服务区域创新与产业发展。一方面,在创新要素集聚、产业基础扎实、资本市场活跃、战略作用突出的区域,系统布局建设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以区域重点产业为牵引,联合相关领域优势高校,搭建全国高校开放共享的公共转化平台,建强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加速集聚转移转化。另一方面,全面提升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质量。通过优化重塑和新建新立相结合,强化大学属性和科技属性,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搭建校企联合研发平台、概念验证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深度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重构相关课程和培养方案,实施项目制教学,开展真实应用场景的体系化创业教育,营造环大学的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形成支撑培育新质生产力和师生创新创业的“双中心”。同时,综合施策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加快高校专利转化运用。通过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探索突破科技成果不能转、不好转、不会转、不愿转、不敢转难题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加快释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潜能,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能,有力支撑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硬条件支撑,构建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的高校科研硬件生态。提升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实现强强联合、跨校协同,要通过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的科研硬件条件作为底层支撑。优先在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平台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支持建设高水平科技资源库、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公共支撑平台,开展科研数据、资源和标本的集中存储、系统研究和公共服务,加强跨校、跨区域的资源集成和互联互通,提高资源的标准化和数字化水平。开展高端仪器设备研用一体化创新,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能,加强高端仪器设备的国产化替代和原创性研发。 四是提高国际化水平,主动服务教育对外开放大局。统筹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起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建设大科学装置、主持重大国际科研项目,推动建设高水平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支持各国科研人员来华交流,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为全球教育科技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断提升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支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