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口像棺材该负责的不只有设计师 决策者也应担责

近日,广州花地湾地铁出入口在改造过程中因设计造型和颜色酷似“棺材”,在网络上引发广泛讨论。随后,该造型地铁口被连夜拆除。广州市万溪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对此事件作出处理,对项目景观设计师及其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等进行了降级、扣除季度绩效奖金及通报批评的处罚。

地铁口像棺材该负责的不只有设计师

这一处理决定引起不少网友质疑,认为不应仅由设计方担责。工程能够落地施工,设计只是最初的环节,最终拍板的人应承担更多责任。此外,竞标者、施工者、施工监督者也应有相应的责任。设计师可能因为个人考虑不周或经验不足,对当地文化缺乏认知,导致方案不够合适。但方案的最终实施并非设计师一人所能决定。

地铁口像棺材该负责的不只有设计师 决策者也应担责

据了解,该出入口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木棉花花瓣,木棉花是广州市市花。设计初衷是为了让这座历史悠久的地铁站更契合广州的地域特色。然而,装修完成后外观呈现的圆柱体因照片色差被误认为深红色,未能达到公众预期的效果。尽管如此,不能完全否认其创新之举。

地铁口像棺材该负责的不只有设计师 决策者也应担责

这一事件反映出公共决策中公众参与度的严重不足。如果在设计阶段就能提前征求公众意见,项目方或许能及时听到民众的声音并进行修改和完善,避免出现连夜拆除的尴尬局面。城市是市民的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应当重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建立机制化的渠道采集民意。这不仅是科学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应有之义,也是民众参与城市治理的重要方式。如果总是在相关建筑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时才听取民众的意见,再匆匆重建补救,不仅浪费时间和资源,还损害了决策部门的公信力。这样的决策者理应为其行为承担责任。